发布时间:
2025-04-22
4月17日,研究院组织召开《周期极化铌酸锂量子频率转化器件性能测试方法》《量子计算服务平台 第1部分:架构与功能要求》等2项国家标准计划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组会议。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汇聚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中国计量院等科研院校和科大国盾、中电信量子、中国长城科技、中移软件、上海频准激光、济南晶正电子等企业的70余位专家学者。

研究院执行院长、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78)秘书长张强教授在致辞中强调,自承接国际标准化组织IEC/ISO JTC3(量子技术联合技术委员会)国内技术对口单位以来,研究院打通了“国家标准衔接国际标准”的双向通道,积极推动量子信息技术国内、国际标准协同发展。本次启动的2项国家标准及外文版研制,将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创新和产业协同提供规范化支撑,进一步满足量子技术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全方位的标准需求。
《周期极化铌酸锂量子频率转化器件性能测试方法》国家标准计划由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牵头,依托研究院领先的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芯片研制技术、高质量铌酸锂晶体制备技术,研制统一的性能评价与测试准则,以标准引导周期极化铌酸锂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巩固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优势。《量子计算服务平台 第1部分:架构与功能要求》国家标准计划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将研制量子计算服务平台统一的技术框架与功能模块评估体系,为该类平台的设计、开发及产业化应用提供科学的技术规范。

会上,上述2项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正式成立。相关牵头单位代表对标准草案内容进行逐条解读;与会专家围绕标准适用范围、关键技术指标、测试验证方法等进行讨论,并明确了工作组分工与阶段性目标。
自承担SAC/TC 578秘书处、IEC/ISO JTC 3国内技术对口单位等职能以来,研究院积极打造国家级“量子+”标准应用示范平台,先后牵头制定5项国家标准,参与制定11项国家标准、27项行业标准;发布IEC量子信息技术白皮书1项;两次牵头组建中国代表团,深度参与IEC/ISO JTC 3国际标准化活动。未来,研究院将持续发挥组织带头作用,加快量子信息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推动量子科技产业的规范化发展,为我国在全球量子技术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贡献力量。